2025-05-15 03:05:29 热点 3463
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因项已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违规万元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消费金融”)因存在多项违规被罚120万元。被罚
针对此事,中信6月18日,消费中信消费金融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已完成整改工作。金融”
具体来看,成整中信消费金融存在的因项已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授信体系存在缺陷,违规万元授信审批环节不够独立;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于限制性领域。中信
针对此次处罚决定的消费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中信消费金融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监管意见,金融诚恳接受处罚与监督,成整积极推进整改落实,因项已完已完成整改。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全面加强风险管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开信息显示,中信消费金融于2019年6月份正式获批开业,注册资本7亿元。股东为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0%),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持股30%)。
从该公司业绩方面来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10.38亿元,同比增长8.82%;其2023年营业收入为7.08亿元,同比增长37.00%;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36.66%。
另外,罚单中提到了“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强调,消费金融公司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健全完善产品服务信息披露机制,以显著方式向借款人告知贷款年化利率、费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免责条款和投诉渠道等关键信息。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针对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作出处罚,是监管部门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表现。”
除中信消费金融之外,年内还有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费金融”)被监管处罚。2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原消费金融因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贷款管理不尽职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等原因被罚160万元。
纵观行业来看,近两年监管针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持续趋严,“罚单”背后可以窥见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的加大。经梳理,2023年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领“罚单”。比如,去年11月份,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罚款55万元。去年10月份,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被罚款20万元。去年8月份,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20万元。
苏筱芮表示,从近几年消费金融公司的罚单内容来看,被罚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保护、风险管理、合作机构管理等领域,同时监管还强调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要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对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市场罚单的共性及时查漏补缺,筑牢内控安全防线。
“从近两年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处罚原因来看,大多涉及到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是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压实主体管理责任的表现,另外贷款利率信息披露和贷款被挪用等方面也是监管日常强调的重点。”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应用好金融科技手段,在公司治理和消费者保护层面多下功夫,将具体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并加强内控管理,对内部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责任编辑:李静
我市交警部门举行“守法文明骑行 畅行平安宿城”倡议宣传活动
更大力度普惠性降税费举措呼之欲出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滑 国产手机奋力“逆生长”
阿里系减持圆通股份 云峰新创或套现7亿
国产单机游戏销量榜曝光:《黑神话》3000万份
父母出游子女买单 “银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易到股权遭大股东半价甩卖 公司称明日司机提现时间不变
税改40年三次变革 新一轮减税已开启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首月多项经济数据现“开门红” 专家:一季度经济将运行在平稳区间
打流水才能放款?网上借钱当心这几种骗局
事关你我!2019年惠民新政抢先知
中央气象台: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即将开启
证监会对乐视网及贾跃亭立案调查
部分抢票软件吸金陷阱多 捆绑搭售套路深
贵庚啦?还过儿童节?过去一周,这些营销让人回到童年
铭凡AI X1 Pro迷你主机开售 国补4790.4元起
跟随北上资金“抄作业” 机构紧盯外资“对手盘”
新个税法下年终奖如何计税? 可自行选择按月分摊
吉林文投集团董事长失联!或涉民间融资平台爆雷,警方介入调查
《沉没之城》复刻版突然发售 虚幻5重置经典
巴菲特:看好中国市场 15年内也许会做一些大的部署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暖场 新经济新势头亮眼
险资2018年新增权益投资866亿元 近期密集举牌5家上市公司